NBA球隊分析 》洛杉磯快艇又等了 Kawhi Leonard 一年

NBA球隊分析 》好比回到 2019 年,洛杉磯快艇又空轉一年,都為了等待「那個男人」。Kawhi Leonard 於熱身賽正式回歸球場!2021 年季後賽快艇隊史首度殺進西區冠軍賽,卻因為 Kawhi 在第二輪受傷,最後無緣進入總冠軍賽,遭到太陽以 4-2 淘汰出局,如果…能全員健康,快艇是否能奪冠呢?時光無法倒轉,但留下原班人馬後的新賽季,就是一次驗證假設的機會。
內容目錄
重要球員異動
簽約:John Wall
選秀:Moussa Diabaté(雙向合約)
重要戰力損失:Isaiah Hartenstein(前往尼克)
傷癒復出:Kawhi Leonard
休賽季快艇並沒有太多人員異動,將唯一的中產條款讓給 John Wall,進而無緣上季的替補中鋒 Isaiah Hartenstein,放手讓其投奔尼克,球團同時 Robert Covington、Amir Coffey 達成續約,整體陣容仍與過去一年相似,最大差異是 Kawhi 回來了。
走在時代前端的鋒線海
提到新賽季的球風,Kawhi 與 Paul George 兩名主將都於媒體日發表各自看法,不妨作為初步參考。Kawhi 認為,快艇有一票才華洋溢的鋒線,且每人都具備運球、投籃以及防守多個位置的特色,為現代 NBA分析 所需要的技能組合,至於 George 則有更為明確的說法,指出快艇有能力以換防(switch)應對任何進攻,沒有明顯弱點,陣中特別強調高度、運動能力以及防守端的籃球 IQ。
「鋒線海」無疑是快艇近年的註冊商標,囤積大量 6-5 至 6-10 身高的前鋒球員,好比熱火前教練、總裁 Pat Riley 所預言的,擺出 5 名身高在 200-205 公分之間的球員,不分位置,全都攻守兼具。陣中除了兩大巨星以外,休賽季陸續與 Amir Coffey、Robert Covington 完成續約,再加上本來就有的 Nicolas Batum、Terance Mann、Marcus Morris,實力處於「合格輪替」以上的前鋒多達 7 人。
儘管每一名球員擅長的技能略有差異,卻多半具備外線、切入、單打以及防守等多項元素,讓快艇場上五人的綜合能力值相當高。有身高可以去壓制進攻型後衛,面對長人則能以機動性去攔截傳球,或是迅速啟動包夾,在當前以擋拆、掩護作為萬用起手式的 NBA 進攻體系,快艇前鋒海具備的機動性、身材,可以使其肆無忌憚地「無限換防」,並不會丟失一點優勢。
要評比快艇的實質戰力,2021-22 賽季的數據並不值得參考,整體系統相當依賴 George,甚至出現貧攻的災情。在 Kawhi 歸隊後,最好的範本反而是 2020-21 賽季,雖然無法肯定 Kawhi 的復原情況,說不定戰力會有所下滑,然而,樂觀預期有 2 件事情,可以期待快艇能夠維持且做得更好。
小球會反吞噬快艇嗎?
要挑剔前鋒海最大弱點,那一定是中鋒了。快艇並沒有符合現代需求的長人,陣中的 Ivica Zubac 仍屬於傳統中鋒,在過去幾年面對獨行俠的 Luka Dončić 都慘遭「軍訓」,不斷被抓到外圍單打失分,成為難以填補的大洞。缺乏具有外線能力、錯位防守能力的現代型中鋒,讓快艇勢必得犧牲身材,擺出 Morris、Batum 以及 Covington 等人矮小陣容,試圖以機動性彌補籃板、護框以及肉搏戰等處的缺失。但遇上灰狼的 Rudy Gobert、Karl-Anthony Towns 雙塔,或是金塊 Nikola Jokić,頂得住嗎?
上季 Serge Ibaka 受傷並遭到轉賣,快艇幸運在季前撿到 Isaiah Hartenstein,堪稱年度最佳簽約,有絕佳的籃球智商,總是能來一手妙傳,並有滿滿拚勁打出頂級的防守績效,儘管受限於身體條件,Hartenstein 並非中鋒最佳解答,卻也是足以撐上 15 分鐘的優質替補。如今隨著尼克挖腳 Hartenstein,開季快艇正式名單僅剩下 Zubac 一名傳統中鋒,長人深度是近年最差,新賽季也是快艇同一次,必須強迫從例行賽一開始啟用「小球陣型」。
後場指揮官 John Wall 報到
快艇在控球後衛有著奢侈的煩惱,卻又有些矛盾。今夏核心補強是以迷你中產,簽下與火箭買斷合約的 John Wall,過去 3 季僅出賽 40 場,實際身體狀況未知,儘管從諸多社群媒體流出的影片、以及熱身賽實戰皆指向「Wall 保持絕佳的體態」,長期仍待例行賽慢慢驗證。若幸運地,Wall 身體沒有太嚴重的衰退,可以替快艇帶來哪些要素呢?
快艇早在 2021 年就嘗試引入傳統控球 Rajon Rondo,Kawhi 與 George 都不吃球權,兩人也不排斥打無球,一度與 Rondo 合作愉快,只可惜在季後賽因為防守與外線等因素,最後被冰在板凳上。後續快艇將 Rondo 送去換來 Eric Bledsoe,總管 Lawrence Frank 一度強調,快艇並不尋求傳統控球,而是將球員分成「發動機、終結者、連接者」,試圖以鋒線的多功能性取代控球的角色,如今再度擁抱 Wall,無疑是替團隊打法增添有趣的變數。
關鍵 Factor:健康。
只要受傷,一切都是空談。快艇奪冠關鍵唯有健康,過去兩年都因為受傷,使爭冠之路完全停擺,即便可以預期 Kawhi 會有一定程度的輪休保養,但每一次上場都是風險,場外再怎麼保護,最後仍是運氣。綜觀快艇近 10 年的季後賽之旅,幾乎年年有重大傷兵,陣容再齊全,只要一名關鍵球員倒下,無論是 Kawhi 與 Paul George ,甚至是 Zubac,幾乎可以註定賽季直接崩壞,希望之窗只剩下螞蟻才鑽得過去的隙縫。如今已經盡人事,一切就看衰神能否饒過這支球隊了。